第194章(2 / 2)
【今日例行一问,唐玄宗能不能早点死?】
再次看到弹幕上对自己的辱骂,唐玄宗虽然很生气,但是面上已经没有波澜。
毕竟不管是谁被人骂久了,也很难每次都提起一样的怒火。
李世民见状则是焦虑的转圈圈:唐玄宗到底是干了多么让人惊叹的事情,才会让后世巴不得他早点死?
就连自己杀害兄弟逼父亲退位都没有被这样说啊!
伍爱华这时候已经进行了下一个话题。
“之前我们提及鱼玄机被判死刑,按理来说,这是没有办法被一个官员决定的,因为所有的死刑都要经过复核。”
“唐朝管这种死刑复核制度叫做覆奏。”
“按照唐律的规定,京城地区出现的死刑需要五覆奏,即向皇帝报告五次,并且获得皇帝的批准,各个地方发生的死刑案件要进行三覆奏,即向皇帝报告三次,并且获得皇帝的批准。”
“只有谋反、谋大逆、谋叛等行为,才不会受到限制。”
“所以问题还是回来了,为什么鱼玄机会被判死刑?”
“在唐律明文规定,奴婢没有错时,杀害奴婢徒刑一年的情况下,鱼玄玑为什么会获得死刑的结果?”
“这终究是要成为一个未解之谜。”
伍爱华这么说着,非自然管理部门的人突然对同事说道:“为什么会成为未解之谜?我们难道不能问一问当时唐朝朝廷的人吗?”
“没有史料佐证,你要怎么向社会公众公布?”同事死鱼眼问。
啊这……问问题的人沉默了。
伍爱华并没有在鱼玄机这个问题上纠结很久,很快,她开始进行了下一步的科普。
“除了死刑复核制度之外,唐朝在死刑执行时也是严格执行了秋后问斩这一制度。”
“古人因为认为春夏之季不太适合作为生命凋零的季节,所以除了谋反等罪名,所有的死刑问斩都被放在了秋后,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秋后处斩。”
“大家在看电视剧的时候,经常会看到官员的宣判,有的说是秋后问斩,有的说是斩立决,这就是犯罪罪名的区别以及宣判时间的区别。”
“此外,唐朝也有回避制度和错判追责制度。”
“唐朝的回避制度叫做换推制度,如果主审官和主要利害关系人存在亲属关系、师生关系、主官与附属官的上下级关系,以及仇敌关系,那么就不可以由有利害关系的主审官员进行审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