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M书院
会员书架
首页 > 校园小说 > [历史同人] 开局给古人盘点美食 > 第121章

第121章(1 / 2)

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
好书推荐: 秋梢月盛(表兄妹骨科) 秋潮(校园1v1) 【西幻】罌粟之戀 隔壁网黄使用指南(同人女×擦边男) 天造地设(公路,1v1) 烧不尽(1v1) 艾薇女星就爱睡处男怎么了(nph) 【哨向nph】如你所见,我是个女大学生 【黑执事bg】切姆斯福德记事 两王相亲(1v1 古言)

——

[1]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宋,苏轼

[2]《三国志·周瑜传》记载“曹公与孙权书曰:‘赤壁之役,值有疾病,孤烧船自退,横使周瑜虚获此名’。”

[3]《卜算子·黄州定慧院寓居作》宋,苏轼

[4]《乞常州居住表》“自离黄州,风涛惊恐,举家重病,一子丧亡…欲望圣慈,许于常州居住。”

[5]《月令采奇》记载:神宗问。内侍上尘乙览读至又恐琼楼玉宇…乃量移汝州。

[6]《东轩记》记载: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…昼则坐市区鬻盐、沽酒、税豚鱼,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。

没有一只鸭子可以活着游出金陵城

【庐山风景自然是壮观的,苏轼发出了如斯感叹:

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

经过了四年的黄州生活,苏轼慢慢从愤青趋于平和,除了感叹庐山风景美,看着质朴的诗词中却隐藏了生活中的大道理,苏轼的豁达开朗睿智得以显现。

苏轼游个山就展现出了如此富含哲理的人生观,他大概也由此联想到了宋朝的改革之事。

在苏轼被贬谪的年月,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,而不知应当怎样做才是对宋朝最有益的,大概是苏轼写下这首诗时的心境吧。

苏轼心系百姓,无法从局势中跳脱出来判断,急百姓所急之人看到稍有不利百姓的情况,就喜欢上书直陈利弊。

在不同角度看到庐山的美景后,苏轼悟了,原来以前一直困惑着自己的,竟是身在局中四字。】

-

好友看到一向乐呵的苏轼驻足愣神望着天幕,便知晓天幕说中了好友的心中事,只因苏轼对朝政无能为力只能远离,却又一直看不开丢不下,这样矛盾的苏轼,大概就是其魅力所在吧。

好友上前拍了拍苏轼的肩膀道:“子瞻兄,继续向上吧,山顶风光甚好。”

苏轼点了点头,跟着继续爬山,不过刚才天幕的话语却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,他确实花了许多时间,才想通了其中关窍。

【不同于苏轼满眼皆是人生百态,诗中带理,唐朝大诗人李白则要更放荡不羁爱自由一些,借诗抒情。

李白也同苏轼一样,曾游到庐山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:

“日照香炉生紫烟,遥看瀑布挂前川。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”

被飞流直下的瀑布惊艳到了李白,发出了由衷的赞叹,同时也惊艳了现代小学生们。

李白与苏轼的这两首诗都入选了小学必读诗篇,大概因为苏轼的诗更多了些哲理,所以李白写瀑布是二年级必读诗篇,苏轼写山峰则是四年级必读诗篇。】

-

因天幕很贴心的给转换了不同时代对于学生的称谓,李白清晰的看见了自己的诗篇是给幼学背诵的,还比那宋朝的苏轼低了两个学年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[简体版]
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
新书推荐: 沈老师每天怀疑自己是不是嫁给二哈 不乖(高H,1v1 强制) 员工手册上没写这条!(霸总 H 1v1) 名妓(1VN,轻微SM) 穿书八零辣妻逆袭 灵笼之纵横诸天 神眼鉴定师 黑莲花被迫万人迷[快穿] 傅爷:夫人又惊艳全球了 逍遥小驸马